初中部《家长快线》第52期
尊敬的学生家长:
您好!
最近热播的电视剧《都挺好》,让我们看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竟有如此长远的影响,即使儿女成年后看上去都挺好,但仍然会留下心中难解的结。而孩子如果在爱和快乐的家庭度过童年,他的人生就能生出最温暖明亮的底色。本期家长快线,我们带您来看看在幸福指数极高的国家——芬兰,父母是如何养育孩子的,希望对您有所启发。
《家长快线》每期都会推出一个讨论主题,本期主题是《幸福的家庭,是孩子生命中明亮的底色》,希望能得到家长朋友的支持!您可以把阅读后的感悟和建议与《家长快线》的编辑团队——济外初中部心理健康发展中心的老师们分享,也可以为我们推荐有启发性的文章,供越来越多的济外家长朋友汲取营养,投稿邮箱为2765202996@qq.com
济南外国语学校初中部
2019年4月12日
第52期主题:
幸福的家庭,是孩子生命中明亮的底色
观点
芬兰父母的教养目标是?20000名芬兰爸妈这样回答
作者:钱文丹 来源:芬兰吧
【作者:钱文丹,第一位从中国教师视角介绍芬兰教育的教育者。留学芬兰教育界,大量的学校走访、教育者访谈、及与芬兰家长的对话,让我们看得到芬兰教育的现场和细节;多年居住芬兰,对芬兰文化和北欧文化的理解,更让我们看到教育背后的土壤。】
芬兰父母对孩子的教养目标主要有两块:一希望孩子做最好的自己(48% 芬兰父母选择此项);二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(34%)。”具体来说,大多数的芬兰爸妈认为:每天至少有一餐要全家人一起享用;应该帮孩子找到与他年纪相仿的同伴;培养一种兴趣爱好;孩子在玩的电脑游戏和社交媒体,爸妈自己也该花时间了解;以及孩子每天要运动至少两小时。
我问过很多芬兰父母:“你最关心孩子什么?”大多数人给我的回应是:希望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,有自己的同龄玩伴,有足够的时间户外运动。
“还有呢?”
“没有了。”
“学业呢?”
“那是教师的职责啊,他们是教育专业人才,我们相信教师能把孩子教好。”
我始终不相信芬兰家长对孩子的期许能这么简单。直到我读到芬兰权威媒体《赫尔辛基报》的调查报告。他们对全芬兰的家长进行抽样调查,请20000名芬兰家长回答了《什么是好父母》的问卷 。看完这份研究报告,我才明白我的芬兰朋友们没有隐瞒,没有骗我。据调查结果显示,芬兰父母最在意孩子这五件事——
① 兴趣爱好
② 孩子玩的电脑游戏和社交软件
③ 运动
④ 全家人一起吃饭
⑤ 社交能力
具体来说,大多数的芬兰爸妈认为:每天至少有一餐要全家人一起享用;应该帮孩子找到与他年纪相仿的同伴;培养一种兴趣爱好;孩子在玩的电脑游戏和社交媒体,爸妈自己也该花时间了解;以及孩子每天要运动至少两小时。
一、培养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
报告里说,61%的芬兰父母认为要培养孩子至少一种兴趣爱好。细数我身边的芬兰家长朋友们,还真是这样,他们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的热情,可谓从婴儿开始:宝宝4个月,去音乐班;5、6个月,去游泳班;从1岁到初中毕业,在学校学做手工;4岁开始,可以去上1300小时的基础建筑班;更别提骑马、曲棍球、地板球、童子军、滑雪滑冰等各种兴趣班。甚至,在妈妈怀孕时,就可以给宝宝报名“婴儿阅读俱乐部”,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。
说白了,芬兰父母让孩子参加“兴趣班”的热情,丝毫不低于中国父母让孩子上“才艺班”,但不同之处在于,前者强调孩子要玩得开心,后者强调孩子要掌握一项技能或才艺,这项技能或才艺要有用。这就是中芬家长的一个区别:芬兰家长希望孩子是“为兴趣而学”,而不是“为才艺而学”。这样孩子不仅少了“为学而学”的压力,也少了“为才艺而学”背后那种相较高低的竞争心态。
芬兰朋友Marianne就是这样把女儿养育到了4岁:“在女儿5个月大的时候,我就带她去上游泳班。教练告诉我,这个阶段的孩子天生就有闭气反射,能很快学习潜水,6个月之后,闭气反射能力会下降,学习潜水就很难了。我不在乎她能否学会潜水、游泳这些技能,我在乎的是她从小不怕水,喜欢在水里嬉戏,与水做朋友。芬兰湖多,希望她长大后热爱湖泊,热爱去湖里游泳。”
“如果兴趣班,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、了解自己,找到自己真正痴迷的地方,这会是孩子一生的内驱力。”Marianne做了补充,我告诉她,在汉字里“痴”的下面是“知”。真正的痴迷,一定是对自己有认知、有了解。
另外,芬兰家长还认为“兴趣班”可以滋养孩子的生命,甚至滋养孩子的创造力 。就拿深受芬兰青少年喜爱的建筑兴趣班来说,4岁到19岁的孩子,可以上满1300小时基础建筑教育,而家长给孩子报名建筑班的目的,就是让孩子“玩建筑”“玩空间建构”“玩想象力”。
建筑学校的校长Pihla Meskanen回应:“这个时数其实很少,我们不可能教会孩子关于建筑的一切,所以课程中最重要的事,从来不是一定要孩子学会什么,而是培养孩子们对建筑的兴趣。”
Pihla校长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:“就像我,我小时候学芭蕾、学画画、我从来没想到我会成为建筑师,结果我现在竟然从事建筑教育。生命中接触的所有事物,都会累积成我们想象不到的样子,每一步,都让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,所以让孩子学建筑,只是多打开一扇窗,多提供孩子生命养分、创造力的养分。”
不过,也有一些芬兰家长提到“兴趣班”很生气:“芬兰比较注重机会平等,我们的孩子希望自己可以获得跟同龄人一样的机会,如果我不送他去兴趣班,就显得对他特别不公平,这其实也给我很大的经济压力。”
二、花时间了解孩子玩的游戏和社交软件
根据报告,有72%的芬兰父母认为,孩子在玩的电脑游戏和社交媒体,爸妈自己也该花时间了解。芬兰父母这样的态度让我很意外:在阻止小孩做一件事之前,自己先了解下那件事。
一项来自欧盟的调查,EU Kids Online,询问了芬兰小孩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自己用电脑做过些什么事情?
· 84%的小孩玩过单机游戏;
· 82%的小孩看过视频;
· 72%的小孩收发过邮件;
· 72%的小孩做过家庭作业
· 66%的小孩玩过社交网络
所以,电脑是一把双刃剑,一方面让我们沉迷于游戏,浪费了时间,但另一方面,又是学习的工具,是未来工作和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芬兰家长看来,与其完全阻止小孩用电脑,不如在自己的了解和监管下,培养小孩的电脑使用能力,从而更好的帮助他们成长。
玩电脑游戏和使用社交媒体,并不天然是不好的,适当的玩下游戏,有助于放松,也有助于训练小孩的手眼协调能力,适当的使用社交媒体,与同伴加强联系,促进小孩社交能力的成长。所以,只要管理得当,对小孩的学习与成长是很有帮助的。
另一项来自芬兰的调查,Children' s Media Barometer,显示:86%的芬兰父母(小孩3到8岁)报告他们会管理小孩的电脑使用,而且管理的方式很多样化。有的是限制使用时间长度,有的是在规定时间才能使用,还有的是看他们会访问哪些网站,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主页和群组,他们有哪些社交媒体朋友,他们都在网络上聊了什么。更有平等交流式的管理方式:94%的父母(小孩9到12岁)说他们会与孩子聊自己上网做了什么。
芬兰2014年新的课程大纲明确指出,信息技术是七大核心素养之一,是走向21世纪人才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。当小孩开始用电脑时,你是选择阻止他,还是在你的监督下培养他更好地使用习惯和能力?芬兰父母很显然选择了后者。
EU Kids Online报告表明,与欧盟其他国家相比,芬兰孩子玩互联网起步早、使用频率高,但最重要的是,芬兰孩子的电脑技术能力是欧盟最好,对于技术风险和错误信息的甄别能力也是最强。
三、每天至少运动两小时
芬兰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全球最多,这在《什么是好父母》的调查报告中也体现出来:78%的芬兰父母提出孩子每天要运动至少两小时。我们都知道运动很重要,但很难有像芬兰父母这样要求孩子每天至少运动两小时的。
芬兰人是来自森林乡野的孩子,他们春天在树林里散步,夏天在湖里游泳,秋天在森里里远足,冬天在大自然中滑雪、滑冰,在现代信息化社会,芬兰人俨然以这种原始又自然的“土”方式生活着,而这种“土”又是真正地接触土地,融入大自然。芬兰孩子每天在大自然中奔跑、追逐、游戏。
关键是,无论零下严寒还是烈日炎炎,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,户外活动大都是照常进行。他们不怕冷、不怕晒、不怕危险吗?
我接触过的芬兰老师和家长,都告诉我,零下十度以上,只要衣服穿得结实、保暖,随时可在雪地里打滚。太阳毒辣的时候,孩子会带着帽子和墨镜在沙地里铲土,冷和晒,都不是问题。
那么危险呢?我亲眼看到1岁的芬兰小孩在沙池里吃沙子,妈妈站在旁边,无动于衷。我试探性地问她:“孩子吃沙子,你看见了吗?”她很淡然地说:“我知道,没关系的,他多吃几次就知道沙子不好吃了,他需要通过品尝、尝试、自己做判断。相反,如果他每次想吃的时候,我都阻止他,是阻碍了他的好奇心和探索,不但不能制止他的行为,他下次还会继续吃。”
将这些尝试和危险视为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,不因偶尔的吃亏、擦伤、碰伤、而放弃孩子们锻炼的机会。户外环境虽有险度,有难度,但孩子从小可以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会适应。相比孩子们的发展,只要风险是基本可控的,就去做。
四、全家人一起吃饭
我没想到,吃饭这件小事,竟然占了84%芬兰父母的支持率,他们明确表示“每天至少有一餐要全家人一起享用。”
当我问及芬兰家庭的妈妈,为什么芬兰人如此注重这个,她的回答让我意外又认同:“「教养」与「生活」密不可分。不管是心智上的「教」还是身体上的「养」,都不该是从每日作息中被拆出来检视的特殊议题,而是亲子共同生活的每分每秒。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、有什么样的亲密关系、过什么样的生活,就活给孩子看,孩子会带着这些「生活印象」去建构他们自己的人生,甚至建构他们的家庭。”
这对我触动很大:教养,不是成人站在知识和经验的高地上,去教育孩子,而是以身作则,活给孩子看。所以——
芬兰家长会跟孩子一起做饭,他们认为这是生活教育最好的时刻;
会跟孩子讨论工资水平,商量最近的家庭开支,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;
甚至有一半的芬兰父母认为,孩子应该被提供一周多次去超市购买食物的机会,了解现在的物价,形成良好的消费观。
五、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
最让芬兰父母在意的事,竟然是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。所以在《什么是好父母》的问卷中,有94%的父母强调应该帮孩子找到与他年纪相仿的同伴,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。
前面提到的兴趣班,其实在芬兰家长看来,不仅仅是培养兴趣滋养生命,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合,可以让孩子在互动活动中交到真正的朋友。
我芬兰家庭的女儿Milana告诉我她喜欢去马术学校。她今年14岁,每次提及骑马,都兴趣盎然,“我在马术学校,认识了一个好朋友,我们会一起讨论YouTube上好玩的骑马视频,一起手工制作布艺马头。”
Milana妈妈对女儿去兴趣班则看得更远:“我当然希望这项爱好能陪伴她一生,这对她的生命与人生都会是很好的启发。另外,我相信骑马会让她结交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,他们相互交换观点、相伴成长。甚至,拥有自己热爱的人,不管到了哪个年纪都容易交朋友,都不会觉得生活无味,即使到60岁,也不会停止成长。”
赫尔辛基市少年事务处的负责人Tommi Laitio也曾说过:“大部分芬兰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,这让我们基于话题去表达自己的观点,形成高质量的讨论和分享;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之外,去建构他们自己的社交圈子;也让孩子在遇到同龄人时,清楚自己在群体中的定位或可能性的职责。”
至于学业, 在这次调查问卷中没有出现,也没有芬兰爸妈特别提及。
六、芬兰父母的教养目标——
为什么芬兰父母最关心的是这五项内容呢?归根到底,正如一项来自爱沙尼亚和瑞典研究者的调查表明:“芬兰父母对孩子的教养目标主要有两块:一希望孩子做最好的自己(48% 芬兰父母选择此项);二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(34%)。”
什么是做最好的自己(Self-Maximization)?就是做独立自主的个体,发挥出自己的潜能。这样我们就能理解,为什么芬兰父母那么重视兴趣的培养,那么关心他们的运动,那么在意自己先去了解小孩在玩什么。他们希望自己的小孩是有自信的,是有生活的自主权的,是独立的,是充满好奇和快乐的。自然,不能滥用自己的父母权威去压制他们,而是应该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。
在芬兰父母眼中,孩子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,还是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的统一体,这就离不开人际交往与合作。因此,芬兰家长重视孩子与他人的联系,要求小孩尊重他人、换位思考、同理心、对人友好等。这样,或许才是一个更好的“和谐”社会。
至于学习成绩,只有3%的芬兰父母把它当作自己的教养目标,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上,很容易黯然失色,反倒不如培养一些优秀的品质:坚韧、诚实、勤勉等来得重要。
芬兰父母对学习成绩“不争”的心态,一方面让孩子有了幸福的童年,天性和潜能得到最大发挥。芬兰孩子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人群,但一定是最独特的自己;相反,我们总是在努力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精英,这就让孩子有了更多的倦怠、更多的焦虑、更多的压力。
另外,这种“不争”,也让家长对教师的态度更友好,对教师的能力更信任。一位芬兰妈妈说:“我和很多芬兰家长一样,都为芬兰的教师队伍自豪,我相信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爱心,这其实也让我的生活更简单。我儿子今年二年级,我基本不过问他的学业,每个星期我最多看一下家校共享的课表系统,看看他这一周有哪些课、哪些活动”。
在谈及她对教师的期待时,她郑重地说明:“教师更像是我的朋友,我会去了解教师本身是什么样的人,ta对教育的思考是什么,对我的孩子有哪些观察,在我和老师的这样互动中,我相信孩子也能感受到对老师的信任。”芬兰家长对教师信任的背后,其实是相信人能各司其职,家庭有家庭的义务,学校有学校的责任,都为孩子提供自由的成长空间。
芬兰家长的教养目标,并不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多么出神入化的家教指南,而更多是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教育哲学:当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普通人,都在做最好的自己,这个国家一样具有“竞争力”。
热点
《都挺好》大结局暴露的教育真相——
10年后最有出息的孩子,来自这4种家庭
作者:文爸 来源:公众号“女儿派”
最近,人气热剧《都挺好》大结局了。很多人看完之后感叹:面子上一家人“都挺好”,里子一点“都不好”。剧中有一个很短的对白:
听说母亲去世,明哲从美国赶回来看到妹妹像个没事人,他说妹妹变了。妹妹说,我们都10年没见了。明哲不明白,那颗曾经温热的心,早在10年前就丢在了那个糟心的家里。
网上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前半生:
“我们都是带着伤痛奔跑的过客而已,我已进入中年,但原生家庭仍伴着我,每每内心的痛,没有经历的人难以体会。”
老话说,性格决定命运,家庭决定性格。所谓的“出息基因”多数都来自“家庭基因”。要想孩子以后过得好,父母一定要种下这4四种因。
一、关系和睦的家庭
《都挺好》中,苏家从一开始,就是一出闹剧。
当初赵美兰嫁给苏大强是看上了他的城市户口,要不是后来怀了明玉,早就和老相好跑了。有一次,赵美兰发现了丈夫偷偷藏了私房钱。丈夫跪在她面前求原谅,她伸手就是一个大耳光,因为她从骨子里嫌弃丈夫。
一个是张扬跋扈自私自利的母亲,一个是懦弱求全才能维持家庭的父亲。这就是三个孩子交托命运的家庭。
后来明哲成了家里的面子担当,事事死要面子活受罪;明成变得私自鲁莽,离了婚,没了房,还差点丢了工作;明玉挣了很多钱,却再也找不回那份温暖。
有人说,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,如同呼吸的空气,看不见却不可缺少。
有这样一个故事:
小敏是传媒公司的公关经理,见过她的人都称赞她的自信和业务能力,却很少有人知道,她是从苏北的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。
小时候家里穷,父亲上班要走5公里的山路,下班还要赶回家帮母亲生火做饭。每次吃完饭,父亲去劈柴,母亲就带着她识字看书。父亲体谅母亲的不容易,所以不忍心她做太多,总是让她休息,母亲怕父亲工作太累,每次都抢在父亲下班前把家里的活都做完了。那时候虽然穷,但是一家人过得很开心。她也从没有觉得委屈,反而家庭的温暖让她学会了理解、勤奋和不屈。
罗素曾经说过:
“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、大度、无畏的人,那这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。”
俗话说,出生前的温暖来自娘胎,出生后的温暖来自家庭。
孩子在爱和快乐的家庭度过童年,他的人生才能生出最温暖明亮的底色。
二、立规矩的家庭
《镖门》里有句话:没有规矩,还怎么立足。
规矩就是边界,小时候家庭失了规矩,长大后孩子就会失了足。在《都挺好》里,苏家向来是没有规矩,只有苏母的喜好。
明成最能哄她开心,她就把一大半积蓄供给他挥霍。大学考不上砸锅卖铁花钱买,工作找不到死皮赖脸托关系。没了规矩,一味纵容,明成才会从小欺负妹妹,长大动手伤人,从小好吃懒做,长大无事可做。
有一句谚语说得很好:规矩,它既是束缚,也是保护。
“经营之神”王永庆从小就给子女定下四字家规:“忍耐”与“坚持”。每天五点半起床晨跑、写作,哪怕出差、生病也无例外。
常言道,规矩只道开头苦,修成正果方知甜。正是在这样的规矩下,女儿王雪红养成了坚韧不弃的性格。有一次,公司接到英特尔的专利侵权诉讼,王雪红始终不肯低头,双方对阵长达两年。后来英特尔不仅撤销了投诉,还和她达成了十年的交互授权协议。
靠着这股坚持的劲头,她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全球三大芯片商之一,被誉为“科技第一女创业家”。
印光法师有言:“人家欲兴,必由家规严整始。人家欲败,必由家规颓废始。”都说富不过三代,很多时候不是人才不济,而是规矩不济。钱财终有用尽的一天,只有传下规矩,才能代代不衰。
三、有责任感的家庭
董卿曾经说过 :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首先你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。”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,自己就不能做一个遇事退缩的人。
电视剧里,明成形容父亲是“不靠谱代言人”。妻子独断专行,明玉向父亲恳请,“爸!您说句话呀!”他却一言不发,找了个借口离开母女俩的“战场”。每次遇到问题,他的嘴上总是挂着一句:这事不能怪我,我管不了。妥妥的“甩手掌柜”,一撇到底。
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:“能力不足,责任可补;责任不够,能力无法补。”
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:
经济危机时候公司大裁员,很多员工知道后,工作开始马虎,有的甚至恶意诋毁泄愤,给公司造成很大损失。只有一个年轻人依然兢兢业业的工作,临走前,他将所有注意事项存档交代清楚,自己的位子收拾干净才离开。
没想到,很快就有一家大公司找到他,而他的推荐人正是上家公司的经理。因为年轻人的责任感打动了经理,经理相信他在任何一家公司都能做得好,便把他介绍给了自己的朋友。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:里根。
里根说,这是父亲从小教会他的。有一次他不小心踢球打碎了邻居的玻璃,父亲没有揍他,而是从口袋了掏出了12.5美元,说“你应该为自己的事情负责,这些钱可以先借给你。”后来12岁的里根,打了半年的工把钱还给了父亲。
威尔逊说:“责任感与机遇成正比。”能力不足可以努力弥补,但是没有责任感,能力再大也无人敢用。
四、有上进心的家庭
知乎上有个话题:男人最怕女人说的五句话,“窝囊废”以高票名列其中。
这让我想起,电视剧里明玉在警察局痛骂苏大强,“窝囊废,不配有子女”,把父亲骂进了医院。这句话早在十几年前,妻子赵美兰也说过,可惜直到苏大强得知自己时日无多时才醒悟。
他将自己随身携带了几十年的钢笔留给了孙女,说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话:希望孙女拿着它学习,而不要像自己只记了几十年的账。
蔡康永说:“当你没有上进心的时候,你是在杀人,你不小心,杀了自己的人生。”
苏大强不仅杀了自己的人生,还差点害了3个孩子的一生。
有句话说的很好,你没有上进心不是过错,但是孩子没有上进心他会错过。孩子的上进心从哪里来,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家庭。
上进心是什么?它不是明哲那样为了面子充胖子;不是明玉为了逃脱而陷于恐惧;更不是明成唯唯诺诺不思进取。
上进心是不念过往,不畏将来,只活好当下的自己。
一个人只有懂得遇到更好的自己,他才能在未来的路上遇见更好的风景。
郑渊洁曾经在自己的教育课上,说过一个故事。
有一天陆游的儿子想学写诗,向父亲请教。陆游对儿子说,你若要想学写诗,就不要把功夫都下在怎么遣词造句上。因为写诗的功夫在诗之外,教育孩子也是这样。
教育孩子,和孩子本身没有决定性的关系,和父母以及家庭的关系最大。
套用陆游的话:孩子成才的秘诀,就在孩子之外的家庭里。
《哈佛公开课Justice》中有句话:“即使是努力本身,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幸运的家庭环境。”
不是每个家庭都能给孩子豪宅名车,但至少,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完整美满的家。
悟点
好的父母,都活成了孩子的偶像
作者:姜一泽 来源:向借文化
【作者:姜一泽,武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,初中语文教师。】
01、
记得我曾看过一个中美孩子的调查,问孩子的偶像是谁?
中国的孩子,大多都写了自己喜欢的球星、歌星。
美国孩子却不一样,他们虽然写了很多五花八门的名字,但其实都很相似:不是父亲,就是母亲。
这个结果引起了很大反响:有人说,中国明明是注重的孝道的国家,现在的孩子却都不懂得尊重父母了。也有人说,父母没有好好引导孩子,让孩子看些娱乐明星,价值观都不对了。
我想说的是,我们中国的父母,也许只是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做孩子的偶像。
有人说,好的父母,都是出色的、成功的偶像。为什么呢?我们不妨看看,成功的偶像,都能给ta的粉丝们带来些什么。
02、
好的偶像,懂得粉丝的心,会尊重自己的粉丝。对偶像的爱与不爱,其实粉丝一直有选择的空间和自由。其实孩子也一样,需要有自己选择的机会。
尊重孩子的选择权有多重要呢?
有一位多年前很火的歌手,陈美龄,最近又进入了大家的视线。因为她把3个儿子都送进了世界名校。这位偶像妈妈,说了很多育儿的经验。她说,不要给孩子制定时间表,也不要替孩子做选择。
她的儿子,高中是自己选的学校。他完全可以选排名前三的学校,但他却选了第七。儿子说,那里的课外活动他很喜欢。陈美龄从未表示过质疑。后来,儿子的高中生活很开心,功课也更进一步。
不好的偶像,往往是只想着,自己怎么做让自己开心。对着粉丝耍大牌,让自己觉得高大上。最伤粉丝的心,莫过于此了吧?
知乎上有一类很火的问题:和父母没法交流,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?
有人说:有一种冷,叫你妈觉得你冷。还有人说,在父母眼里,孩子就没有审美、没有价值判断,所以学什么,用什么,吃什么,都得给定得死死的。更有甚者,当孩子提出一点不满时,父母就要拿出“威严”来:我就是你的天,你怎么能无法无天!
如果这样的咖也能当好偶像,这个世界无法想象。这样的父母,也没法让孩子喜欢,只能敬而远之。
03、
要学会做一个懂仪式感的偶像!当然光是懂得粉丝的心,尊重想法还远远不够。偶像们还要想办法俘获粉丝的心,能让他们从内心感到幸福。
关于感到幸福,风靡全球的童话《小王子》中,有只狐狸是这么说的:
比如说,你下午四点钟来,那么从三点钟起,我就开始感到幸福。时间越临近,我就越感到幸福。到了四点钟的时候,我就会坐立不安,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。
这只狐狸所说的幸福,就是仪式感。就像《小王子》里说的,“没有仪式感的生活,太可怕了。一年365天,除了吃喝拉撒,毫无期待,生活重复,乏善可陈,将多么黯淡无光。”
仪式,不仅是一种形式,其实也是一种力量,一种充满期待的力量。每个人都需要仪式感,孩子也不例外。
在每年外甥康康秋季开学前,我姐都要请一天假,带着姐夫和康康,一起去摄影馆,照全家福。我们笑她,太当一回事了吧?
我姐说,这是她们家的传统,每一个年级,都是一个新的台阶。姐姐姐夫,都想用这样的方式,去记录孩子的成长。选择正式专业的影楼,让康康感觉到,这种又上一个台阶的隆重感。每一次突破,都有父母的陪伴。
不光是照相,还有新的文具、书本…这些,都让康康充满了期待。从假期到开学,都能有不同的快乐。康康现在也学会了他自己的仪式,
每当开学时,包好书的封面后,他会抱着新书,对我姐说:“妈妈,又是一个新的学期了,我又长大了一点啦,你看我有没有变得更像一名宇航员?”
我们做父母的,不妨想象一下,如果没有仪式感,我们的小粉丝们会有多失望?
今年父亲节的时候,我正好在邻居家借工具,他儿子跑过来送给他一张贺卡。
上面有很多很精致的铅笔画,甚至还有手写的花体英文。看得出来,小家伙费了不少功夫。邻居拿过去看了一眼,就随手放到了一边。给我拿了工具之后,他转身对孩子说:你是不是又是上课的时候在画这些东西?我不需要你画这些东西给我,你好好听课就对了!作业做完了吗?还没有?那还不赶紧去?
本来蹦蹦跳跳的孩子,一下就像蔫了一样,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,慢慢地回了自己的房间。邻居又回头跟我说,你看这孩子,一天到晚做这些没用的,什么时候才能让我省点心?
没有仪式感,孩子就会觉得,自己没有被父母认同。相对应的,孩子也会很难认同父母。
德国一家报社做过一个调查,各领域排名前5%的优秀人才,小时候在家里,往往都会在节日举行家庭传统活动。调查中问他们,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?他们的答案,不是长大后的学业或事业成功,而是这些小时候的家庭活动。给他们带来这种幸福的,当然就是自己的家人。
像偶像给粉丝带来温暖和感动一样,父母也能用充满仪式感的活动,带给孩子更多温馨的记忆。
04、
要学会做一个有趣的偶像。
著名的心理学家,卡尔·罗杰斯就曾说过:人一生中,最重要的,就是拥有生出乐趣的能力。
在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,是知名男演员山姆•洛克威尔。他在说感言时,谈到了自己童年的“偶像”:
8岁的一天,他好好地在学校上课。突然就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,发现他爸居然也在。
爸爸很严肃地对他说:“是跟你祖母有关的事情。”跟着出了学校,坐在汽车上,他忍不住担心地问:“祖母怎么了?”爸爸画风一变:“祖母没事,我们去看电影吧!”
听了他的这位他这位“偶像”的故事,台下笑得停不下来。也许正是父亲的有趣,才培养了出了灵感丰富的洛克威尔。这样的偶像,哪里能不受孩子欢迎呢?
平淡的家庭生活,日复一日,看着没什么不同。但如果父母用一种偶像的心态和情调,为自己的孩子,增添更多妙趣,结果会大不相同。
人生可以是平凡的,但不意味着无趣。要让孩子充分体验这个世界,趣味必不可少。这就是父母,身为孩子的偶像,最重要的责任。哪怕是难过的日子,也可以像偶像剧一样,变得五彩缤纷。
为什么说,好的父母,在孩子的眼里,都是最棒的偶像?因为,孩子能从你的言行里,看到自己心所向往的方向;从你的举止里,学到生活必备的仪式和规范;从你的笑容里,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,还有未来。
愿我们都能成为,孩子眼中,最闪亮的super star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