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封饱含深情的家长感谢信与一面鲜艳锦旗送到了学校,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位普通教师日复一日的不凡付出——家长们在信中动情地讲述了孟艳霞老师即使脚部受伤,仍忍痛守候在操场,陪伴学生完成每一次体育锻炼的坚守。然而,这看似寻常的“坚守”,在孟老师二十余年的人生轨迹中,竟只是最朴素的一抹底色。
爱生如子 师恩难忘
孟老师对学生的深情,早已化为每日晨光微熹与暮色四合中的无声守护。无论寒暑,她总是早早迎候于教室,最后踏着星光离开。她陪伴时的坚定身影,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地诉说着为师者的责任与牵挂。家长在信中感慨道:“她既是严师,也是慈母,更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。”
用平凡书写不凡
孟老师工作26年,担任班主任25年,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书写平凡教师不平凡的职业价值。丰富的工作经验并没有消退她与每一届学生相处的热情。“爱生如子”是每一届学生家长对孟老师的评价。
滚烫热血,终生荣耀
这份担当之厚重,源于她生命深处早已铸就的奉献自觉。时光回溯至1999年,当孟老师尚在大学校园时,便毅然卷起衣袖踏上无偿献血车。这一善举并非心血来潮,而是默默持续了十数载春秋,孟老师累计献血十二次,总量达4000毫升——这滚烫的热血,不仅流淌在她生命的脉络里,也早已融入她为师为人的精神底色。
奔跑吧,热烈的生命
孟老师的讲台,不仅延伸在教室之内,更铺展在广阔的生活跑道之上。她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奔跑,用脚步丈量坚韧,更把这份积极力量播撒四方。她多次挑战自我,完成马拉松赛事,用身体力行点燃了身边师生的热情。清晨或黄昏的操场上,由她带动形成的“奔跑队伍”日益壮大,师生同跑的身影,已成为校园里一道充满活力的动人风景线。
锦旗无声,却映照出孟老师二十余载春风化雨、热血担当的师者之路。从青春年华时献血车上的无悔抉择,到如今讲台前、跑道边的执着守护,她以自身行动印证:最深沉的教育力量,正是源于为师者日复一日将责任与热爱悄然化作日常呼吸般的习惯。孟艳霞老师用热血、用脚步、用无数个晨昏的陪伴,在平凡岁月中铸就了令人敬仰的师德丰碑,也为莘莘学子点明了什么是真正的生命担当。
据了解,新学期,孟老师将有新的工作任务,对她而言,将是又一场有关坚守与大爱的故事旅程。
写在毕业离别时——老孟致教学1班全体家长的又一封信
亲爱的兄弟姐妹们:
我真不想离别呀,但是离别是孩子们成长阶段中不断出现的场景之一。
从2024年8月底开始与大家相遇、与孩子们相识,这一年,1班的全体家长们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最大的支持。我是很幸运的,班主任工作25年的时光里,一直遇到最好的家长。同时,也一直遇到最好的教师团队和最好的孩子。
1班的孩子们不容易。
这一年,孩子们在严格而温暖的规则中蜕变。在1班生活的一年,每天规矩都与他们相伴,可能不如初一初二时自在,但是规则意识会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更安全、更踏实。
1班的家长不容易。
咱班一位家长说:“孟老师,孩子毕业了,有什么事情我还能问你吗?”必须能!25年里,我跟每一届家长几乎都成了兄弟姐妹,大家遇到问题时就会给我留言或电话。都知道,我的电话从来不变号。
1班的任课老师团队不容易。
他们无论年轻与年长,都对1班的孩子最好。他们从来没有耽误一节课,作业永远认真批改,备课永远充分精心。语文老师景老师比孩子们大不了几岁,就是孩子们的大姐姐……
离校日那天,那个平日里没少被我 “念叨” 的孩子突然喊住我:“老孟,你是我遇见过最好的班主任,没有之一。” 九个“留守同学”(王鋆潼、闫艺冉、宋若楠、梁浩轩、许宝轩、姜帅丞、徐晟睿、李俊希、李宗泽)满身大汗干完值日,主动站好最后一班岗。刘铎爸爸帮儿子拿完物品后,专门和儿子回到教室,表达感谢。肖达妈妈抱着我。嘉依妈妈的留言让我湿了眼眶……太多瞬间在脑海里闪回。
“学考期间我们一直都在!”—— 这句话不是口号,是守在考场外的陪伴,是深夜微信里的答疑,是看着孩子们走进考场时比自己考试还紧张的心跳。直到最后一个孩子拿到理想学校的录取通知,我们才算真正卸下担子。
让离别远离泪水吧。
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兄弟姐妹!